| 已经将报表转移到线上的企业,都想让数字化水平更进一步,做好经营分析。在这过程中存在1个普遍痛点:
业务说不清需求,IT不太会引导,有时候明明按照确认好的demo去开发,但最后业务依然不满意,需要多次修改返工,啥情况啊? 寻找问题根因 需求,有需才有求,要想理解问题根因,首先理清业务为什么需要数据,才能理解业务为什么会产生需求,从而提高响应效率,控制返工,让我们跟着下述案例一起寻找答案。 某零售集团案例 运营经理在周三提了一个需求说:“帮我对会员做个分析,把销量从会员等级,职业等几个维度,评估下深入挖掘价值的潜力” 。             当数据分析师整理了自认为还不错的demo,去核对需求的时候,运营经理说:“这个表没有不同级别会员的流失情况。”   
 于是数据分析师又折腾了一版demo,把不同级别的会员流失情况详细地进行了分析。   
   运营经理看完又说:“客户复购率能不能也加一下呢?”此时数据分析师内心是崩溃的,完全摸不着需求变化的规律,只能再次修改demo。   根因 | 缺少需求分析框架 上述案例中,原始需求和变更需求,其实都在同一个需求分析框架下的:          让我们利用这个框架,将上述案例的信息重新整理:  1、业务需要的指标:销量、复购率、流失会员占比;维度:年龄、职业、商品类别、会员级别。按业务表述的落地效果组合后,可以传递2个关键信息: ① 近期哪些会员消费能力强 2、上述信息可以指导运营经理可以做2个关键动作: ① 消费能力强的会员,根据年龄、职业和喜好,针对性推送商品上新和打折信息② 重点关注某一类会员的服务体验和产品满意度,有针对性的提供优质服务 3、关键动作可以帮助运营经理更好的达成业务目标:提升会员复购率,达成销量目标。 延续案例的问题,我们按照需求分析框架,以脑图的形式将信息梳理清楚,展开如下图:          让我们结合脑图再次解读案例:   “为了帮助运营经理,集中运营资源做好销量和复购率的增长,有两个解决方案,对应着2个报表需求。   ① 识别高消费会员,针对性推送商品上新和打折信息。于是产生会员价值分析的需求,报表落地效果为销量、复购率指标以会员等级分析。   ② 动态监控流失会员,提供VIP服务。于是产生流失会员分析需求,报表落地效果为流失会员销量占比分析,并提供异常数据推送。” 此时我们通过重新梳理需求分析框架,解决了业务需求描述不清,频繁变化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若想保证落地效果,则在业务需求描述清楚后,还要理清指标口径、功能要点。
   
 至此,需求已梳理清楚,整套分析框架使得业务逻辑清晰并且可落地。   具体协作方法  大家可能会说:”如果我不能同时精通业务和数据,有了需求分析框架也想不出来啊“。没关系,我们接下来一起看,如何借助帆软数据运营官平台,在业务人员和数据人员之间,建立正确的协作方式。 在数据运营官平台,不同的角色可以通过需求分析脑图,分为3环进行协作。脑图的创建者可以将把协作权限开给相关的同事:   
 ① 业务人员:基于业务逻辑,梳理、讨论和敲定业务框架即可,而且重在框架完整性,细节为非必填项。 
        ② 数据分析师:基于业务框架,与业务讨论问题和解决方向等逻辑细节,同时在落地要点中加入自己的分析结果,形成需求框架。   
     ③ 技术工程师:基于完整的需求框架,进入落地文档,逐个确认“指标+计算公式+取数来源+维度+统计方法”五大要素后,便可以进行报表设计和开发落地。   
     在这样的协作方式下: 业务人员,可以很轻松地说清需求,降低解释沟通成本。数据分析师,可以基于已有的业务框架,快速确认需求详情,全面无遗漏。 技术工程师,可以及时了解需求的变更细节,清楚地了解取数口径,处理逻辑。在企业层面,可以沉淀数据分析的宝贵经验,形成数据资产。
   
       
 目前已经有数百家企业在帆软数据运营官平台进行需求分析和协作。新的一年,如果你想改善与业务部门的协作方式,解决业务需求描述不清的问题,更高效地进行需求分析,现在点击下方按钮,即可免费使用数据运营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