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石油画一座城市,那勾勒出的一定是大庆的轮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庆油田的开采建设,一举打破以往依赖“洋油”的局面,实现了石油的基本自给,甩掉了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有力推动我国工业发展。
“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曾经,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工人,在冰雪荒原上风餐露宿,需要靠“人拉肩扛”运送设备。如今,随着建设条件不断改善,数字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大庆油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我们走进的是大庆油田物资公司,作为油田的“大管家”,物资公司主要负责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集中采购、仓储和供应服务,可以说大到机电设备,小到一块材料,都需要物资公司保管好、供应好。
数字化,让“活账本”升级成“云账本”
“取一下25号货位上的292型号的器材。”
1977年的大庆油田萨尔图仓库里,一位青年保管员听到了要求,于是用眼罩蒙上眼睛,闲庭信步般走过一个个货料架,径直在第25号货位处停下,摸出了对应型号轴承,获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庆油田第一代“活账本”齐莉莉。
“蒙眼摸料”这项绝活,是在当时频繁停电的状况下,为保证夜间能够准确及时发料,齐莉莉在无数个黑夜中,一个人在库房磕磕碰碰练就的。除此之外,她不看账本就能对所管器材中的520多项、7万多种器材的名称、规格、单价、库存等10个数据对答如流。
时光流转,如今“活账本”已经传到了第四代,而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以前的纸质手工账本也变成了“云账本”,不再需要将所有数据统统记在脑子里。通过建立智能仓储一体化运行平台,用户可以在线上自主开料并预约提料,车辆出入库时自动计量,通过摄像头扫描自动生成出门证……仓库的整个物资收发过程实现移动端处理,在平板上一点一划,所有物资情况一目了然。
原先萨尔图仓库的接待大厅每天都挤满了大量的业务人员,排队办理领取物资手续,如今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实现在系统里完成;原先分公司需要人工统计填写日报、周报、月报等,现在均由系统自动生成,提高了数据准确性和报表及时率。
“在智能仓储上,我们彻底消除了34种手工账,节省人力30%,工作效率提升了40%。”大庆油田物资公司经理 赵黎明 介绍道。
数字化,让物资采购更加智能
物资采购是公司业务的主体,如何通过数字化为企业降本增效是重要课题之一。通过连续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公司运行效率有了显著提升,不过各业务环节的数据较为分散,缺少统一的数据平台进行全流程、多维度的数据联动分析,因此物资公司选择与帆软合作,建立物资采购大数据分析平台。
物资公司开发的供应链绩效管控体系模型,通过集成12个数据源、56个数据接口,1.6亿条数据,实现数据化分析、招标方案智能化评审、全业务流程智能化管控;物资制造商综合能力分析模型,则采集了1860家制造商,从72个维度进行精准画像,实施分类管理,提高了对供应商资质、规模、实力等资料的鉴定甄别能力。
物资采购大数据平台基于大数据,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数据进行全面、深度分析,从而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机会,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平台可以对物资价格设定阈值,一旦触发阈值即会预警,提醒规避采购风险,提高价格管控能力;通过价格监控跟踪分析,预判价格变化趋势,帮助合理制定大宗物资采购策略。
而“采购结果到期预警”功能,则可以对临近到期的招标结果进行智能预警,在30天内即将到期的显示红色预警,在30-90天内即将到期的显示黄色预警。预警信息会同步推送给相应采购单位和具体负责的业务人员。
数字化,让监管更加简单
“嘟——”
“你好,赵主任!”
“你好,刘队。你那边今天的生产任务是什么?”
“我现在正在12料场装管材,一共140吨。”
“你把摄像头调转一下,我看下现场情况……”
这段对话发生在萨尔图仓库的办公室和露天料场之间,室内的赵主任通过电脑点击仓库地图上的通话按钮,即可视频连线在外作业的刘队长,了解现场情况。如今,通过库区智能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查看所有库区的生产调度情况,遇到特殊情况可以迅速处理解决,极大提高仓储管理效率。
2023年,大庆油田物资公司数字运营中心投入运营,开发的数字化生产经营平台,通过建设27个指标管控模块、800余个指标管控点,构建起贯穿物资供应链、生产经营链全过程的“网格化+数字化+大数据”的数智物资新模式。
这一平台不止包含上文提到的智能仓储、智能采购,还包括智能管理、智能党建等内容,通过实现全场景的数字应用展示、多维度的智能监管预警,推动业务数据充分共享、管理数据融合统一,真正让数据融入物资公司的生产经营全过程!
大庆,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当拼搏奋斗的大庆精神依旧闪耀,当传统的石油工业与新兴的数字技术紧密结合,这片广袤的黑土地必将再度迸发出强劲且持续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