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电商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卖家都有类似的烦恼:一批货刚上架时信心满满,但实际销量却不尽人意,导致库存越压越多,占仓压资,仓储费日益高涨……眼看着利润被一点点吞噬,却又无从下手清理。
这些“动不了、卖不掉”的SKU,正是我们常说的滞销库存。它们是业务节奏中的“沉没成本”,更是压在每位卖家心头的隐形负担。
今天,数跨境BI就为大家带来一套完整的滞销库存识别与清理思路,结合实际场景和数据测算方法,帮助卖家厘清库存去留、制定最优策略,从根源提升库存周转效率和利润空间。
01
什么是滞销库存?
滞销库存,通俗来说,就是长期放在仓库中卖不动的商品。
这些商品可能是选品不当,也可能是市场趋势变化造成的流量下滑,或者是因为定价、页面展示、评论等因素,导致曝光转化都低于预期。
常见的滞销库存识别标准包括:
- 连续30天无销量:意味着商品长期无人问津;
- 动销率低于10%:说明上架商品中仅有极少数被下单;
- 库存周转天数超过90天:从入库到售出的周期过长,增加仓储压力;
- 180天内无广告转化:即便有推广,订单依然为零,证明投放效率极低。
这些指标的本质,是提醒你:这批货可能已经进入了失效销售阶段,需要重新评估其存在的意义。
滞销库存不是静态存在,它会不断吞噬企业资源,尤其是在FBA仓库,SKU越大,费用越高,滞销会拖累整体店铺表现。
02
如何处理滞销库存?
在实际操作中,处理滞销库存有多种方式,不同阶段、不同SKU类型,应该对应不同的策略组合。
方法一:降价清仓,尽快变现
当SKU尚有一定的流量入口和曝光价值时,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通过促销快速出清,减少损耗。
常见的操作方式包括:
- 设置限时折扣、闪购活动,营造稀缺氛围;
- 捆绑销售,例如将滞销B与热卖A组合为套餐,提高动销率;
- 设置加购即赠、满额减免等刺激机制,提升转化意愿。
此类SKU虽转化不佳,但及时通过价格手段撬动购买意愿,是控制亏损的关键。
方法二:平台移除,控制仓储风险
当SKU销量为零、广告投不动、库存长期滞压时,应果断启动平台提供的清仓机制。
常见的操作方式包括:
- FBA 自动移除:亚马逊官方收取移除费用;
- 退仓回国:发回第三方海外仓或国内清仓渠道继续处理。
这类SKU不具备清仓价值,越快止损越好。
03
清不清仓?数跨境BI一图搞定!
滞销SKU该继续推广尝试清仓,还是直接移除? 这并不是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数跨境BI推出的清仓利润测算看板,通过综合考量库龄、仓储费、广告预算等因素,帮助卖家一图看清清仓是否划算。
看板分为上下两部分:
- 产品测算看板:判断该商品该移除还说采取清仓策略
- 清仓商品利润测算:在确定需要清仓后,预估清仓品的毛利
01
产品测算看板
通过对接亚马逊数据源,看板可以自动获取亚马逊后台的商品信息、仓储费、广告比例、SKU售价、退货率等核心字段,自动完成以下测算:
- 清仓利润预估:在当前售价与推广比例下,扣除仓储费后,SKU还能否盈利?
- 移除成本测算:如果选择弃置,需承担哪些费用?
最终,系统根据清仓收益与移除成本对比,给出处置方向建议
02
清仓商品利润测算
根据产品测算看板给出不同商品推荐的处置方案后,点击产品即可联动下方的清仓商品利润测算表。
看板中的初始商品信息表展示了该商品的原始售价、广告比例、退货率及FBA费用,并计算单位毛利。在联动或是选择好产品名及SKU后,清仓商品利润测算表支持输入不同的广告投放比例、售价、退货率、佣金比例等测算参数,对清仓的具体定价及广告方案等提供了对比参考,让卖家心中有数。
对跨境卖家来说,库存是利润的源头,但也是成本的根源。
处理滞销库存,不是简单的清货,而是对现金流、资源配置、经营策略的全面优化。当你能通过数据、模型与策略对每一件SKU都“心中有数”,才能真正实现:清得及时、清得划算、清得有利可图。
📌 如果你也在为滞销库存发愁,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小九获取【清仓看板】。
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与小九沟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