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下,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战略资产。高效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打通与应用,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数据中台建设的 “采、存、通、用” 四步方法论,全文系统解析数据中台的构建逻辑与实践路径,为企业数据化运营提供指南。
中台概念溯源:2015年马云考察芬兰游戏公司 Supercell时,发现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了 “中台” 模型 —— 将游戏开发的通用素材及算法整合为标准化工具,供各小团队复用,实现了能力复用与平台化管理。该公司年利润达 15 亿美金,员工规模却不足 200 人,开发团队仅六七人,印证了中台模式的高效性。
业务中台架构由网关层、多个业务中心(如用户中心、营销中心等)及数据存储层构成。其核心功能是支撑多应用运行,实现业务与数据的中心化管理,为多条产品线提供赋能。
数据中台架构分为对内与对外两部分。对内聚焦模型设计,如ODS/DWS/DWD等,包含数据库;对外设有面向用户及商家的数据应用层,同时配备统一提供数据服务接口的数据服务层,以及数据计算层和数据采集层。数据中台以 “采、存、通、用” 为核心工作,旨在实现网络协同与数据智能,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虽然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二者无必然依存关系,缺乏业务中台仍可搭建数据中台,但具备业务中台时,数据中台的搭建效率更高。中台模式适用于拥有三条及以上产品线的企业,初创企业因业务规模有限,通常不适用。
用户行为数据采集方式:企业可通过四种方式采集用户行为数据。其一,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如百度移动统计、友盟、腾讯移动分析等;其二,采用开源 SDK 自主埋点,如神策、growing io 等;其三,运用可视化埋点,友盟、growing io 等均支持该方式。最后,也就是数据中台建议采用的 “普通页面按钮可视化埋点 、重要页面代码埋点” 。
用户行为数据采集 SDK 的特性差异:不同 SDK 在商业属性、免费政策、支持平台、前端采集方式、部署模式、采集范围等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就 Sensors Analytics 而言,其具备私有化部署及全链路采集特性;拿 growing io 来说,其核心优势在于无埋点技术。
数据指标开发面临核心挑战 —— 企业内部各部门指标定义不统一,甚至同一部门对同一指标的理解也存在分歧。该过程涉及 10 个步骤及 8 个角色,数据中台需确保各环节对指标的理解一致,具体流程涵盖业务口径界定、技术口径规范、模型设计、数据开发等环节。
指标类型的区分:指标分为虚荣指标与增长指标。虚荣指标包括用户数、交易额、PV、UV 等;增长指标包括留存率、退款率、动销率、发货率等。企业应重点关注增长指标,因其可有效监控服务质量,提升产品价值。
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模型分为 ODS(操作数据层)、DW(汇总数据层,DWD 与 DWS 常并列)、ADS(应用数据层)。ODS 由原始数据经简单处理生成;DW 存储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并增加维度信息;ADS 可直接为业务人员提供数据支持。以电商主路径数据建模为例,不同层级的数据存储与展示方式各有侧重。
基于 OneID 的标签平台可实现各产品线数据的整合。标签涵盖基础信息(如平台信息、用户类型等)及业务相关信息(如亿订的经营定位、富运通的企业信息等),是企业核心的数据资产。
运营与产品优化:通过用户分析模块开展拉新、激活、留存等分析,如海盗模型的应用。同时,可进行订单来源分析,精准定位商品销售的客户端及坑位,明确各渠道的订单占比、支付金额、支付订单数、支付用户数等关键数据。
自动化营销平台:以高复购意向用户的短信触达为例,其实施流程为:定义高复购意向用户(7 天前有购买行为且近 3 天有访问记录的用户)→开发相关指标(距上次购买天数、距上次访问天数)→定义标签→圈选目标用户→设置触达任务→开展效果分析。
推荐系统:推荐系统可显著提升交易额及转化率,其运行逻辑为:基于用户行为及业务数据计算用户偏好商品,通过召回算法(如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基于商品属性的算法等)、排序算法(如 GBDT+LR)、过滤机制(如过滤下架商品)等环节实现精准推荐。
https://research.fanruan.com/cio/2025-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