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帆软社区用户辣椒,目前就职于一汽。
- 目前我从事数据分析工作,主要负责对公司各类业务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与解读,为业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个人感兴趣的方向是车联网数据的深度分析与应用,希望能通过数据分析挖掘车联网数据的价值,为汽车产品优化、客户服务提升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也期待能在这里遇到同样关注车联网数据分析的小伙伴,一起交流探讨。
- 选择这个学习班,主要是因为公司大数据平台引入了 FineBI 板块,而我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应用车联网数据制作看板,为了能更好地掌握 FineBI 工具,提高看板制作的效率和质量,满足工作需求,所以选择报名参加这个 FineBI 学习班。
- 我的学习背景主要是工作需要。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公司积累了大量的车联网数据,如何将这些数据有效利用起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数据背后的信息,为业务部门提供清晰、直观的参考,成为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 FineBI 作为一款强大的数据分析可视化工具,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此我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运用 FineBI 处理车联网数据的能力。
由于公司数据涉密,这里不使用相关行业数据完成作业~
- 业务背景:本次分析聚焦企业经营全链路数据,涵盖经营核心指标、商品销售及客户特征等维度,旨在通过数据整合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商品策略优化及客户关系管理提供支持。
- 需求痛点:企业日常经营中,经营数据、商品数据与客户数据分散存储,难以直观呈现核心指标关联及潜在问题,导致经营分析效率低、决策依据不充分,需通过系统化分析明确经营现状、商品表现及客户特征。
- FineBI公共数据:
-
- 客户数据表:记录客户等级、编号、年龄标签、支付偏好(喜好结算)、性别、注册省份、城市等信息,用于分析客户特征、地域分布及行为习惯 。
- 超市销售明细表(第二张表):包含销售数量、销售额字段,体现商品销售的基础数据,可分析商品销售规模;涵盖订单日期、订单编号、客户编号、客户姓名、商品类别、商品名称等内容,用于关联客户与销售数据,分析订单全链路信息(如客户购买偏好、商品销售趋势 )。
-
拿到数据后,围绕 “经营全链路优化” 主题,拆解为三个分析方向:
- 经营核心指标分析:作为企业经营的 “仪表盘”,需优先明确整体规模与核心指标表现,通过直接呈现关键指标数值,快速掌握经营基本面;
- 商品数据分析:采用 ABC 分析等模型,从销售明细、占比等维度拆解商品表现,判断商品畅销度与价值贡献,为商品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 客户数据分析:运用漏斗模型(会员等级漏斗图)、占比分析(年龄占比、复购分类)等方法,分析客户等级分布、复购特征及年龄结构,明确核心客户群体与行为习惯。
可视化分析前,使用自助数据集进行以下处理:
- 数据清洗:处理商品销售明细中零散的异常数值,删除空值,由于本次数据使用公共数据,数据无需再进行清洗,在平时工作的数据分析前,往往需要数据清洗;
- 数据整合:将客户数据和超市销售数据建立模型,实现跨维度分析;同时对客户数据进一步处理,获取注册时间,打分类标签;最后复制超市销售表,分类汇总,打复购分类标签,为后续制作组件打基础。
仪表板.pdf (8.87 M)
-
数据含义表达和运营建议
经营核心指标
从经营核心指标整体概览来看,当前关键数据表现如下:销售数量为 35,025,总订单数 9,276,总会员人数 792,销售额263.44 万,利润 35.70 万。
商品数据分析
1、由商品波士顿矩阵图可以区分商品竞争力与市场表现,用不同象限呈现商品分类,辅助商品策略制定;第一象限为明星产品,需要着重关注用品与桌子两个产品,利润率为负,需要重点关注
A类商品:占总销售额的80% 电话、椅子、存储设备、桌子、活页夹、配件、机器、 复印机
C类商品:占总销售额的10% 装饰品、用品、艺术品、信封、标签、紧固件、纸张
3、由商品利润TOP10可以得出:活页夹、复印机利润突出,分别以 6.87 万、5.56 万占据前两位 ,是利润核心贡献品类;电话、配件、纸张等利润依次递减,TOP3 品类(活页夹、复印机、电话 )利润总和超 16.88 万,头部品类对整体利润拉动作用显著。
4、由季度销售额&利润可以得出,销售额波动趋势:销售额在 2017 - 2020 年呈现阶段性变化,2017 - 2018 年有升有降,2019 - 2020 年整体呈增长态势,2020 - 4 季度达 40.61 万 , 反映业务规模受时间、市场等因素影响,后期增长动力较足。利润率变化特点:利润率有波动,2017 - 2 季、2018 - 4 季等为峰值,2020 年后有所下滑,说明盈利效率并非随销售额同步提升,成本控制、产品结构等因素影响利润率稳定性。两者关联分析:销售额与利润率并非完全正相关,如 2019 - 4 季销售额 26.70 万、利润率 17.85% ,2020 - 4 季销售额更高但利润率低,反映出业务增长可能伴随成本上升等问题,需关注规模扩张与盈利质量的平衡,优化运营策略 )。
客户数据分析
1、由会员等级漏斗图可以得出,用户分层显著:从 V1 到 V5,会员数量呈阶梯式递减多数用户处于低等级,等级会员稀缺;晋升流失问题:V1 到 V2 流失 108 人、V2 到 V3 流失 161 人等,各等级间流失明显,尤其是 V2 到 V3 阶段,说明等级晋升机制或权益激励不足,导致用户难以持续升级,需优化成长路径、强化权益吸引。高等级价值:V3 及以上会员虽数量少,但代表用户忠诚度和贡献度更高,是运营重点维护对象,需针对高等级设计专属权益、活动,提升其留存与活跃度,同时也要通过优化低等级权益、激励体系,推动 V1 - V2 等向更高等级转化 。
2、由结算方式占比可以得出,支付方式:微信 / 支付宝结算占比高达 76.52%,是绝对主流支付方式,(9.22% )、储值卡(13.51% )等占比较低,信用卡结算(0.76% )占比极少,说明用户习惯偏好便捷移动支付。商家应重点优化微信 / 支付宝支付流程,保障便捷性;针对储值卡用户,可设计储值优惠、专属权益提升使用率;现金、信用卡结算用户占比小,可适当简化相关服务资源投入 。
3、由年龄占比可以得出,年龄分布特征:40 - 50 岁、30 - 40 岁为主要客群,合计超 67%;20 - 30 岁、50 以上占比较小。说明消费群体以中青年(30 - 50 岁 )为主力,不同年龄段消费需求、能力有差异。营销适配策略:针对 30 - 50 岁主力客群,推出契合其消费偏好(如品质、实用性 )的产品 / 服务、营销活动;对 20 - 30 岁年轻群体,用潮流、社交化玩法吸引;50 以上群体,侧重服务体验与产品适用性 。
4、由等级占比可以得出,价值分层明显:V2 及以上高等级会员贡献突出,是利润核心来源;V1 虽数量多(结合等级占比 ),但贡献相对有限,反映会员价值与等级关联度高。运营聚焦重点:加大对 V2 及以上会员的维护,如专属权益、个性化营销;针对 V1 会员,设计成长激励体系,推动向高等级转化,提升整体贡献。
5、由会员散点图可以得出,第一象限重要客户占比较大,经营较为健康,应该继续重点关注重要客户,及时提供有效、高质的服务。其他象限客户数量占比最多;且其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以及订单数等指标也最多,应该作为重点关注和维护对象。
6、由会员等级-时长分析图可以得出,低等级会员(V1、V2 ):在各时长区间中,V1、V2 的数量相对较多说明低等级会员群体规模大,且随着时长积累,仍有大量用户停留在低等级。高等级会员(V3、V4、V5 ):数量整体远低于 V1、V2 。反映高等级会员培养难度大,用户从低等级向高等级晋升存在较高门槛。低等级会员激活:针对 V1、V2(尤其是长时长低等级用户 ),设计专属成长路径,如时长 + 消费 / 行为积分升级体系,给予等级晋升提醒、小步激励(如 V1 升 V2 的阶段性福利 ),提升低等级向高等级的转化。高等级会员培育:对 V3 及以上潜在用户,挖掘其需求,建立高等级会员社群、专属客服,通过定制化活动增强粘性,降低高等级晋升流失率,巩固高价值会员群体 。
7、由复购会员可以得出,无复购:仅 V1 等级有 14 人,说明高等级会员无复购情况极少,反映 V1 会员忠诚度、粘性待提升 。1 - 5 次复购:V1、V2占比高,是该复购区间主力,体现低等级会员有基础复购行为,但V3 - V5 人数少,说明等级越高,在该区间复购人数越少,或高等级会员复购频次更高,跳过此区间 。5 - 10 次复购:V2、V3、V4人数逐步递减,V1少于 V2 ,显示随等级提升,会员复购频次有从 “1 - 5 次” 向 “5 - 10 次” 转移趋势,V2、V3 是该区间关键群体 。10 次以上复购:V2 - V5 均有分布,人数少但覆盖高等级,说明高等级会员虽数量少,但存在高频复购忠诚用户,是核心价值群体 。
7、由注册会员分布可以得出,不同地区会员注册情况有明显不同,可能和当地推广力度、业务适配度等有关。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用户数量、市场需求、消费能力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运营策略。
学习期间,为了熟练掌握 FineBI 的操作,经常在下班后继续学习,有几次为了完成复杂的看板制作,熬夜到深夜。但每当成功做出符合要求的可视化效果时,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学习班里,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行业的数据分析学习者,分享各自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共同进步。特别感谢讲课老师,将复杂的功能讲得通俗易懂;也感谢助教老师,在答疑时耐心细致,帮我解决了很多操作上的难题。对于学习班,整体感觉非常不错,课程内容实用性强。建议可以增加一些针对数据公式处理的分析案例讲解,这样能让我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通过这次学习,我熟练掌握了 FineBI 的各项功能,包括数据处理、图表制作、看板设计等,也学会了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现在能够熟练运用 FineBI 处理公司的车联网数据,制作出符合业务需求的看板,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升。对于拿下 FCP 考试,我有较大的信心,接下来会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这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坚持学习是提升自我的关键。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学习都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同时也认识到,数据分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完成工作,实现自我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