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初衷
(一)个人介绍
我来自某农商银行电子银行部,帆软社区用户名是3368385。目前从事渠道产品管理工作,负责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渠道产品运维。
(二)学习初衷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例如我行手机银行用户数都是百万量级,Excel无法很好的对这些大量的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利用BI工具,能够有效地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企业应对数据过量和信息爆炸的挑战,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二、作品简介
(一)业务背景/需求痛点
手机银行运营需要定期不定期对注册用户数据进行分析,但是用户数都是百万量级,登录、交易数据则更大,Excel无法很好的对这些大量的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并且处理过程可能丢弃原始数据,后期无法还原和追溯操作记录。
(二)数据来源
为保护客户数据安全,本次使用源数据通过随机方式生成,并且仅生成了必要的字段。
为简化分析,本次作品数据仅适用两张数据表,分别是用户数据表和登录记录表。
用户数据表字段包含核心客户号、用户姓名、归属机构和注册日期;
用户数据表字段包含核心客户号、登录日期、操作系统、应用版本号和运营商。
以上两张表通过核心客户号字段进行关联。
(三)分析思路
用户数据分为注册和活跃两部分。
其中,注册主要聚焦注册时间以及所属机构两部分;而活跃数据则可以提供用户登录时使用的操作系统、App版本以及运营商等数据,为后续的客户体验提升、流程优化等提供数据支撑。
(四)数据处理
大部分数据可以直接获得,其中,为处理每月多次登录的客户信息,通过Def函数计算了客户当月登录次数,以及相应登录次数的客户数。
(五)可视化报告
1.数据含义表达和图表排版布局
仪表板采用总分结构布局。顶部为关键指标卡,分别展示当日和30日内的活跃客户数以及注册用户数。中部为分析主体,分别是新注册用户分析情况以及活跃客户分析情况。整个报告布局清晰,逻辑流畅。

2.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
通过“新注册用户来源”组件可以快速获取各分(支)行业务推动进度,便于针对性开展后进督导。
根据“活跃用户|按版本号”组件可以估算当前各版本实际使用情况,有助于判断App功能版本迭代情况。
三、学习总结
(一)学习经历
回顾这次学习之旅,充满了挑战与收获。我从一个BI零基础小白,开始对FineBI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每当挑灯夜战时成功实现一个复杂的图表联动、解决一个数据处理难题时,那种成就感无以言表。特别要感谢助教唐老师,每次遇到技术问题,总能得到及时、专业的解答。
(二)个人成长
掌握的技能:我系统掌握了FineBI从数据准备、关联、处理到可视化分析的全流程技能。更重要的是,我的数据思维得到了极大提升,学会了如何从业务痛点出发,构建分析框架,并用数据讲故事。
印象深刻的内容:交互式仪表板拖拽即可快速生成,表格处理不修改原始数据,对表格的处理过程可追溯、可撤销。
目标达成:学习的初衷已100%达成,甚至超预期。我不仅学会了工具,更重要的是完成了一个可直接向行领导汇报、能带来实际业务价值的分析作品,为全行推广BI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FCP考试:我对通过FCP认证考试充满信心,已经制定了备考计划,争取一次性通过。
心得体会:这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工具赋能”的巨大价值。通过掌握FineBI这样的工具,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思维永远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