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首届中国企业数智管理30人论坛于重庆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企业联合会智慧企业工作委员会、《企业家》杂志社联合主办,帆软软件有限公司承办。作为第七届智数大会的核心环节,本届论坛汇聚“政、学、企”三方力量,政府领导、海内外著名管理学者以及知名企业领导者共襄盛会,共话数智管理新路径,共筑企业发展新优势。
当前,数字经济浪潮正深度席卷各行各业,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兴起不仅重构产业格局,更对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提出全新挑战与机遇。如何将数智化技术从“工具应用”升级为“战略内核”,实现管理效能与核心竞争力的双重跃升,已成为企业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
论坛现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为基本法》起草专家组组长彭剑锋,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原董事长涂扬举,陕煤神南产业发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乔少波,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帆软软件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陈炎等学者、知名企业家现场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发表演讲。
企业家学者齐话数智
共享企业管理之道
“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建设智慧企业,要坚持系统性创新原则,不仅要重视各种数智技术的应用创新,还要重视与工业技术、装备、产品等方面的融合创新,更要重视企业的组织、流程、制度、管理等生产关系层面的变革调整。”中国企业联合会智慧企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文彬在论坛现场致辞时表示,企业数智化转型之所以被称之为一把手工程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只有企业一把手才能领导企业开展这样系统性的变革创新,才能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战略耐心和创新氛围。
针对本届论坛主题“数智管理”,众企业家与学者们也各抒己见。
彭剑锋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指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组织与人”,数智化时代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正面临着企业家及高层变革领导力不足、组织治理流程滞后、核心人才短缺与机制僵化三大障碍,因此企业需通过顶层设计打造新领导力、构建平台化敏捷组织、创新人才机制激活价值以破解。
乔少波在主题演讲时表示,我们处于数智化浪潮兴起、政策支持与技术成熟的转型窗口期,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公司一直在推进智慧企业建设,通过顶层设计、业务重构,以“N+2”思路为指引,依托低代码、BI等技术破局,达到安全效益双提升,打造了鹏云智慧管理平台、“神南一张图” 等数字化载体,成功实现智慧转型,实现营收利润稳步增长。
谈到智慧企业构建,涂扬举在主题为《抢抓人工智能新机遇,构建智慧企业新范式》的演讲中分享了独到看法。
中国企业正处于人工智能深刻变革行业运营与管理模式的阶段,我们应更聚焦智慧企业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唯一的和根本的标准,在于它能不能帮助企业实现自感知、自操作、自预判、自决策的 “四自” 能力与多元人机协同。我们希望通过将人工智能融入企业各环节来引导和促进企业的安全、敏捷、高效与创新力提升。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研究者应携起手来,更多地聚焦企业的智慧化转型与价值创造。
陈炎在谈及帆软数据驱动经营实践时表示,多数企业易陷入 “重短期增长轻长期健康、重经验决策轻数据支撑” 困境,而 “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数据驱动经营’不在‘盲目扩张’”,其重点分享“一号位数据驱动决策体系”——通过构建公司级经营、业务线专项等多层分析看板,实时掌握净回款、人均效能、客户复购等关键数据,搭配AI赋能LTC流程、精益管理降本,实现 “精准调控、高效增长”
“消费新世界最显著的特征是挑战与机遇交织并存。”侯孝海认为,通过技术、工艺、产品的迭代及数智化人工智能蝶变,能有效应对多重周期叠加下的缩量时代、超级内卷等挑战,抓住消费领域新机遇。“我们看到消费市场虽面临社会、人群、消费等多维度分化,且价值链脆弱多变,但可把这个‘挑战’变成‘机遇’,比如借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超级商业模式,适配个性、多元的消费需求,借绿色发展、健康消费及产业链价值生态圈共荣挖掘新空间。”
 
共商中国数智管理
助力企业增长破局
本次论坛还特别邀请了《企业家》杂志社社长王仕斌作为圆桌主持人,就“企业成长路—如何向管理要增长”与陕煤神南产业发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乔少波,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帆软软件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陈炎展开对话,更加务实地落到企业自身,探讨推动公司韧性增长的具体举措。
王仕斌总结道,在这个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数据驱动的决策认知、战略拆解的落地能力、敏捷破墙的管理智慧、客户锚定的价值思维”都是企业应对挑战的核心支撑,是管理心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只有当我们回归企业经营本质,聚焦价值创造再出发,才能破解增长难题、抵御市场风险。中国企业家要以数智化为契机,锤炼管理者核心素养、打通战略落地堵点、打破部门协同壁垒、灵活响应客户需求,在韧性增长中夯实发展根基,以高质量经营实践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次论坛的举办,将为中国企业数智管理提供“理论+实践”双重指引,尤其对破解传统企业“转型不敢转、不会转”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推动更多企业从“数字转型”迈向“数智治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企业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