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ebi学习之见

楼主
我是社区第621300位番薯,欢迎点我头像关注我哦~

结业总结

一、学习初衷

本人就职于江苏农联行基层农商银行,从事银行统计工作方面。随着我行业务的日益复杂化与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的数据分析方式传统的execl报表工具已经难以满足快速、精准、可视化的需求。之前也曾自学过FINreport操作,用于数据采集和数据展示,但不具备原始数据的加工和联动,操作更需要一定的数据库基础。FineBI的出现为高效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提供了可能。通过参加 FineBI培训,使我掌握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更高效地完成机构业务发展情况的数据分析工作,同时提升自身在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呈现方面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行务拓展工作。

二、作品简介

   (一)业务背景

银行统计工作离不开各项报表,尤其十贷款各项指标,瑕疵、不良、产品维度、投放质量、户数增长、考核排名等等。它涉及到多个部门的业务数据,准确、及时地分析上述业务发展情况,可以帮助银行管理层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策略。然而,以往的数据分析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如数据分散、处理效率低、可视化效果差等,难以满足快速决策的需求。分析企业贷款整体运行情况,我利用FineBI可构建一个高效、直观的数据分析看板,对于其数据一目了然。本次作业由于行内数据保密未能脱敏参与制作,只能通过历史学习数据进行类似同类制作。

  (二)分析思路

明确分析目标:一是KPI宏观指标,二是产品分析,三十地区(等同于支行)分析。

趋势分析与预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结合当前业务情况,为未来制定可执行营销策略,帮助管理层提前布局,应对潜在风险与挑战。

   (三)可视化报告

设计原则:遵循简洁明了、直观易懂的设计原则,避免过多复杂的图表与数据堆砌。确保用户能够快速获取关键信息,了解支行目前业务状况。

三、 学习心得与收获

“拖拉拽”的便捷性: FineBI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低代码/无代码的特性。即使没有编程背景,也能通过直观的拖拽操作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可视化,极大地降低了数据分析的门槛,提高了工作效率。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自助数据集”功能颠覆了我对传统Excel处理数据的认知。它流程化、可视化的处理方式,使得数据清洗和整合变得可追溯、可复用,避免了在Excel中重复进行繁琐操作的麻烦。

以业务为导向的分析思维: 学习FineBI不仅是学习一个工具,更是学习一种数据分析思维。它促使我思考每个图表背后的业务问题,例如“如何评估各区域的销售业绩?”或“哪些产品是销售主力?”,从而让分析结果能直接服务于业务决策。

实时交互与共享的价值: 完成的仪表板可以一键分享给同事或领导,他们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上进行筛选、钻取等操作,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动态共享,促进了团队内部的协同与沟通。

四、 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 多表关联时,对关联关系(左连接、内连接等)的理解不够清晰,导致结果数据异常。

解决方法: 回归基础,重新学习数据库表连接的知识,并在FineBI中通过小样本数据测试不同连接方式的结果差异,加深理解。

问题: 在使用函数创建复杂计算指标时,有时会出现语法错误或结果不符合预期。

解决方法: 充分利用FineBI的函数提示和帮助文档,同时将复杂公式拆解为几个简单的步骤,通过创建多个辅助列来逐步验证,确保每一步的正确性。

问题: 仪表板布局不够美观,重点不突出。

解决方法: 参考官方示例和优秀的数据可视化案例,学习排版、配色等设计原则。遵循“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将最重要的KPI指标放在左上角醒目位置。

五、 下一步应用计划

深化技能: 进一步学习高级函数、参数应用、动态标题等进阶功能,提升分析的深度和灵活性。

项目实践: 将FineBI立即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计划选择一个当前工作中的业务场景(如销售月度报告、客户行为分析、运营监控看板等),用FineBI从头到尾完成一个完整的分析项目,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分享: 希望能与团队成员分享FineBI的使用心得,共同提升团队的数据化运营水平,让数据真正成为我们决策的“罗盘”。

六、 总结

总而言之,学习FineBI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经历。它不仅仅让我掌握了一个强大的BI工具,更关键的是培养了我的数据思维和业务洞察力。我相信,熟练掌握FineBI将成为我职场中一项重要的竞争力,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业务、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数据分析者。

分享扩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回帖数 1关注人数 184浏览人数
最后回复于:2025-9-25 20:42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