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民食品:数字化助推老字号食品工厂转型升级

楼主
社区管理员

帆软智数大会零代码应用开发分论坛上,上海益民食品的数字化项目总负责人带来了一段生动的分享——作为一家生产“光明牌”冰激凌的百年老厂,如何完成工厂全链路数字化转型

老牌工厂转型开端

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光明牌”冷饮,是国内最大的冰淇淋生产企业之一。

光明牌不但开创了中国冷饮民族品牌的先河,还开创了一个光明食品工业的新时代。如今在食品领域中使用的光明商标,几乎都是从光明牌中衍生而来。

作为老牌食品工厂,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如何开展数字化转型?最初,工厂的数字化基础十分薄弱:机房缺失,业务单据全部为纸质表单,散落在各个文件柜中,沉淀了大量没有被利用的数据

在启动转型升级工作时,负责人绘制了一张规划图,明确了五大核心目标

  1. 3D智慧工厂看板:用3D呈现产线运行状态、报警信息;

  2. 分析看板:激活沉淀数据,用于业务决策;

  3. 实时数据监控:让主管不在现场也能掌握故障动态;

  4. 填报标准化流程:将纸质单据转化为线上数据;

  5. 产销一体化分析:数据沉淀后支撑生产与销售协同。

低成本高效率的架构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容错率低的挑战,上海益民食品一厂选择了帆软的产品组合作为核心武器,搭建了一套低成本、高效率的架构。

首先,用FineDataLink+MySQL搭建轻量级数据仓库。在没有预算和人力搭建数据湖的情况下,负责人在本地机房用MySQL搭建了一个轻量级数据仓库。所有业务系统的数据通过FineDataLink进行抽取、转换和加载,汇入MySQL,再进行分发,形成了工厂的“数据中枢”。

接下来,用FineReport搭建数据分析看板,用简道云提高数据收集效率。呈现组织架构、考勤、生产排工、设备数据等,实现“一分钟刷新一次”的数据时效性。

这套架构的优势立竿见影。例如,成品库存分析看板,原本员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计进行“早8点/9点库存”“包材齐套情况”等计算分析;现在通过数据实时更新,业务部门下生产工单时,若原料缺失能立即通知供应商补货,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落地场景,数字化的每一步

负责人深知,老厂数字化的核心是“让业务人员用起来”。他以简道云为核心,针对工厂高频场景做了一系列改造。

基于简道云的改造从安全管理信息收集开始。上线安防系统前,需收集全厂几百号人的人员信息、车辆信息(电动车/轿车车牌)、门禁权限需求。如果靠负责人手动收集,效率极低。

于是,负责人用简道云做了一张填报表,生成二维码发至工会群,告知“不填报将无法进工厂、车辆无法识别”。最终,10分钟内完成所有数据收集,还同步生成看板,实时查看“各门禁需授权人数”“未填报部门”,数据直接对接系统,无需二次录入。

设备是工厂核心,负责人针对“维修靠老师傅经验、故障难追溯”的痛点,用简道云搭建了设备管理PM系统,构建了“设备档案-日常巡检-报警报修-维修派工-三方验收-备件耗用-保养维护-数据分析”的闭环。

在设备层面,工厂为每个设备贴专属二维码,维修、报修、巡检记录扫码即存,新师傅也能查看设备历史故障、换件记录。

人员画像表可以记录维修师傅的维修时长、用件情况、擅长设备类型,为后续“自动派工”打基础。

电子保修单替代纸质单据,报修人扫码提交后,流程自动流转至区域负责人、维修主管,报修人能实时查看进度,避免“单据在哪都不知道”的问题。

为了解决老厂巡检存在“是否真巡检、人员负荷不均”的问题,负责人用简道云搭建“二维码扫码巡检”体系。

巡检后台能够统一制定巡检任务,自动分发到维修师傅的手机日历中,师傅到厂后就能清晰知晓当天工作内容。通过表单设置,巡检过程中要求师傅现场拍照,后台可通过照片核实真实巡检情况。同时基于巡检数据能评估师傅的工作量,判断其“是真忙还是假忙”,有效避免人力浪费。后续还能通过巡检数据筛选出“高故障率设备”,针对性增加巡检频次,进一步减少维修成本。

冰淇淋工厂有固定保养期,为了杜绝出现“计划满、验收只完成一半”的情况,负责人用简道云优化保养流程:基于一年的设备报修数据,优先将高频故障设备列入保养计划。流程将保养任务细化到每天、每个人,避免“只分到班组、责任不清”的问题,且能每天追踪进度;当维修师傅突发请假时,主管在系统中同意后即可完成任务转派,避免保养工作耽搁。

工厂备品备件靠WMS管理,但需专业人员用电脑操作,维修师傅查库存常“跑空”。负责人打通简道云、MySQL、WMS,再结合厂区部署的107颗无线路由实现的“无线全覆盖”,让维修师傅只需用手机就能操作。

维修师傅扫码即可查询设备关联的零件库存,在线提交物料领用单后,五金仓库能提前备货,既避免了“反复跑仓库问库存”的无效工作,又实现了“物料领用与工单绑定”,后续可通过数据统计“某条线年维修费用是否超设备采购价”,以此判断是否该更换设备。

数字化感悟:

系统要“帮业务”

分享最后,负责人总结了老厂数字化的核心逻辑:“数字化系统最终要对业务有帮助、有价值,不是把业务和系统搞复杂,而是把事情做简单。”他特别提到帆软全套系统的优势:各系统间有标准接口,配置后数据能快速汇总;老国企业务需求多变,而简道云的“拖拉拽”功能能快速调整系统。比如PM系统就曾每天和机修人员一起测试优化,改造成本极低。借助FineDataLink能打通更多系统、收集更细颗粒度的数据,让业务场景还原更真实,支撑更深度的业务分析。

从习惯纸质单据的老厂,到“4个月落地13个项目”的数字化工厂,益民食品的案例证明:只要选对工具、聚焦业务痛点,老厂也能实现高效数字化转型。

分享扩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