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8】+【3379988】结业总结
一、学习初衷
我是来自江苏省盱眙县农村商业银行,目前担任数据分析专员。我司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扎根农村,服务本地农户和小微企业。我于2025年报名参加FineBI培训班,因日常工作需深度挖掘银行海量数据,为风控、营销提供决策支持,以前仅靠Excel效率低且可视化效果欠佳。我希望借助FineBI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功能,突破局限,为银行精准决策助力。
二、作品简介
(一)业务背景与痛点
在农村商业银行的运营中,不良贷款的管控是重中之重。不良贷款不仅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金融风险。我们银行在不良贷款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手段,难以精准定位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和潜在风险点。日常工作里,我们只能依赖传统的经验判断和简单的报表统计,无法直观展现不良贷款的全貌和变化趋势。这成为了我们银行在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痛点。
(二)数据来源
在本次作品创作中,我主要参考了了银行内部的当年新形成不良业务数据。涵盖了客户基本信息、新形成不良月份等关键字段。鉴于数据敏感性,我已对数据进行了脱敏处理。这些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分析维度,包括客户类型、时间序列以及贷款特征等多个方面。
(三)分析思路
拿到数据后,我先对不良贷款的业务逻辑进行了梳理。我将分析方向拆解为以下几个关键维度:
1. 客户类型:区分对私客户和对公客户,分析两类客户在不良贷款形成中的占比和特点。
2. 时间趋势:观察不良贷款在不同月份的新增情况,找出波动规律和潜在的季节性因素。
3. 风险分布:确定不良贷款在不同分支机构、不同客户经理以及不同年龄段客户中的分布情况。
4. 影响因素:结合客户经营状况、行业属性等因素,探究不良贷款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在分析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分析模型和方法。例如,通过Top分析,找出不良贷款余额最高的客户和机构;运用趋势分析,观察不良贷款的月度变化。
(四)数据处理
在进行可视化分析之前,我面临着数据源转换和数据清洗的挑战。在将经过Excel预处理的数据导入FineBI时,我遇到了时间字段无法识别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首先仔细检查了数据源的格式设置,确保时间字段的格式符合FineBI的要求。同时,我还对缺失值和异常值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可视化报告
1.数据表达与布局设计
在可视化报告中,我注重数据含义的清晰表达和图表的合理布局。我选择了多种图表类型来呈现不同的分析结果。例如,使用柱形图和折线图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示了不良贷款余额的月度趋势和环比变化。
2.图表设计
我注重颜色的搭配和布局的美观性。我选择了简洁明了的红黄颜色方案,使用对比色来突出关键数据,同时避免过度使用颜色导致视觉疲劳。在布局上,我按照分析的逻辑顺序,将相关图表进行分组排列,使整个报告具有良好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3.分析结论与业务价值
通过这次作品创作,我对FineBI工具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学会了如何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运用FineBI的各个功能模块,从数据导入、清洗到模型构建和可视化展示,整个流程更加熟练。同时,我也意识到数据分析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活,更需要紧密结合业务场景,深入理解业务逻辑,才能真正发挥数据的价值。
三、学习总结
(一)学习历程与感悟
在这六周的学习过程中,我经历了不少挑战,也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每周的课程都安排得满满的,但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掌握新的知识。那几晚为了完成作业,我钻研到深夜,反复琢磨FineBI的操作细节。起初对数据模型的构建一头雾水,经过不断摸索,豁然开朗的瞬间至今难忘。学习群里的伙伴们也让我感受到温暖与力量,我们常常热烈讨论遇到的难题,分享解题思路,还互相点赞鼓励,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将成为我珍贵的回忆。
这次学习也让我对FineBI课程提出一些建议。鉴于我们都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学员,希望能结合行业实际,增加针对农村金融场景的数据分析主题,让我们能够学以致用,更快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个人成长与展望
这次学习让我明白,数据分析不只是技术活,更是业务洞察力的体现。我打算把FineBI应用到银行日常的风险管控和营销策略制定中,用数据驱动业务增长。我相信数据分析会成为我职业生涯发展的新引擎,我也期待着在FineBI的学习之路上继续前行,用数据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