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上传宽度大于 1200px,高度大于 164px 的封面图片
    调整图片尺寸与位置
    滚轮可以放大缩小图片尺寸,按住图片拖动可调整位置,多余的会自动被裁剪掉
取消
帆软搬运工(uid:2741521)
我不生产内容,我只是帆软的搬运工 职业资格认证:尚未取得认证
深耕功能茶饮的碧生源,何以让数据常润,促品牌“常青”?
“碧生源常润茶,快给你的肠子洗洗澡吧”。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恐怕大家都不陌生。广告加持下的碧生源(全称“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生源”)当时可谓大放光彩,并在2010年完成了港交所上市,成为“减肥茶第一股”。 2011年,碧生源推出的常润茶销量突破了13.7亿,一度达到保健品行业的巅峰。当时间来到2020年,居家办公的工作方式覆盖了越来越多的家庭。碧生源迅速调整销售策略,又一次抓住了市场机遇。通过建立营销团队、使用微商城和社群吸引客户,并通过返利和奖励扩大分销,实现了销售模式的创新和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 根据碧生源2020年公布的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较2019年的收入人民币8.1亿元上升59.2%,公司与其更积极、明朗的发展预期一同抛向市场。 事实上,时至今日的功能性瘦身市场仍然很大。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功能性瘦身食品市场规模为3387.1亿元,同比增长21.2%,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4744.5亿元。 但作为老品牌,碧生源何以多次抓住市场,维持品牌的“市场活力”? 一、从脑子中的商机到数据中的商机 碧生源的创业故事和发展历程是中国健康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在2000年,当碧生源创立之时,中国大众对健康保健的认识普遍停留在传统的“治已病”层面,即在出现健康问题时才寻求解决方案,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碧生源凭借对市场的敏锐观察和对未来趋势的预判,将目光投向了健康保健品市场。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升,民众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碧生源以其袋泡茶领域的便捷、易用的特性,迎合了市场对健康方便解决方案的需求,逐步在市场上伴随营销力度建立起了品牌影响力。当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席卷全球,碧生源集团意识到,未来的竞争将越来越依赖于数据的洞察和分析能力。因此,集团开始着手构建其数字化基础设施,引入了BI工具等,将数据价值应用于商业决策过程中。这标志着碧生源从依赖“用脑思考”商机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在海量数据中“挖掘”商机的现代模式。 数字化转型为碧生源带来了显著的变化。首先,通过实时的市场数据分析,碧生源能够更快地识别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从而迅速调整产品策略和市场定位。其次,数据驱动的决策过程减少了依赖直觉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碧生源还能够发现之前未被注意到的市场细分和商机,为产品创新和市场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碧生源IT负责人、北京诺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维军表示,实现这些成果的背后,碧生源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他将碧生源数据驱动决策的过程总结成了三个阶段: 1. 获取数据阶段 建立数据采集的标准和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可能包括优化现有的ERP、CRM等系统的数据收集能力,以及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如物联网技术来自动收集供应链中的实时数据。 2. 分析数据阶段 建立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这通常涉及到数据仓库的建设、数据清洗和转换工具的应用,以及引入高级的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碧生源需要开发或采购能够处理大数据、实现复杂数据模型和算法的软件工具,提高数据分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3. 运用数据阶段 将数据分析结果转化为业务决策和操作。这包括建立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将数据分析结果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管理层(如通过BI平台),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优化业务流程、调整市场策略等。 北京诺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碧生源内部孵化的科技公司,为碧生源的数字化之路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今这些成果的落地,不仅大大提升了碧生源的内部运营效率,也为其积累了多条可复制的经验路径。 二、让数据常润,以数制动发挥数据价值 碧生源深知,为实现内部运营管理的透明化,首先需要优化过去人工加半自动的处理方式,避免导致错误率上升,失去数据的准确性和历史数据的参照价值。同时,面对流向数据庞大、人工处理费时费力的及时性问题,应优化流程,采用更高效的工具和技术。在经营成果、绩效考核和客户收益等方面,急需建立清晰的数据标准和定义,确立统一口径和标准,以实现全面的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碧生源通过搭建商业智能(BI)平台,成功实现了从数据驱动到智能决策的转型,特别是在经营分析、绩效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这三个核心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智慧。 碧生源IT负责人、北京诺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维军提到,“BI平台的搭建,内部目前各业务线都已经以该平台的全息图为准,明确作为唯一的出口,这足以说明了该平台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唯一性。” 三、经营分析:洞察先机,优化决策 碧生源利用BI平台深入分析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和竞争对手动态,为企业提供了全面而精准的经营洞察。通过整合EAS、OA等多个业务系统的数据,BI平台能够实时呈现业务运行的各项关键指标,帮助管理层快速识别机遇与风险,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经营策略。这种基于数据的决策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而且极大地优化了资源配置,确保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1.面向业务领导的经营分析面板 该面板专注于集团整体、线上、线下销售情况的深入分析,核心指标涵盖销售额、发货量、纯销量及应收账款等。分析维度包括时间、趋势、站点、同比、环比及计划比等,旨在为营销负责人提供一个全面的营销数据把控工具。特别关注线上线下新品销售情况,以及通过ERP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支持营销总裁和VP做出更加科学的管理决策。 2.面向公司股东的董事会经营分析 通过围绕财务核心指标如收入、费用、利润和现金流进行分析,不深入运营细节,满足控股董事对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关注。报告允许通过移动端实时查看并分析利润、成本、现金流和负债情况,确保董事长可以快速把握公司整体资金状况。此外,报告还深入分析线上板块的整体运营效果,特别是新品的发货和销售情况,帮助识别增长机会并优化产品线。 四、绩效管理:提升效率,激发潜能 碧生源通过BI平台实现了绩效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平台通过自动化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为每一个业务单元、项目甚至个人员工提供了量化的绩效评估。这种透明、实时的绩效管理机制,不仅简化了绩效评估流程,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而且通过精准的数据反馈,帮助员工明确改进方向,激发了团队和个人的工作潜能。同时,基于绩效数据的激励与奖励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的整体效率。 五、供应链管理:优化流程,增加透明度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碧生源的BI平台同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平台能够及时发现供应链中的瓶颈和问题,从而快速响应并采取改进措施。此外,BI平台通过对供应商绩效的评估和分析,帮助碧生源优化了供应商选择和采购策略,提升了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强供应链的透明度,碧生源能够更好地协调生产与市场需求,有效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碧生源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产品的独特性和市场定位的准确性,更在于其能够捕捉到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的历史机遇。随着健康意识的普及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碧生源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其产品线和市场策略,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从依赖高层直觉和经验,到逐步引入市场研究和数据分析来支持决策,碧生源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中国健康保健品行业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数据驱动的转变过程。
电子元件“隐形冠军”的人才画像——左手业务管理,右手数据分析
台晶电子,是全球频率行业领导企业,专业生产石英谐振器、石英振荡器等频率元件系列产品。公司秉持诚信、踏实、创新、服务的经营理念,以成为卓越绩效、永续经营的顶尖企业为愿景,旨在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电子元件提供者。 在台晶电子位于宁波的现代化工厂,数字化管理正悄然改变着生产的每一环节。车间里,复杂精密的晶片机械加工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中。 与传统相比,高端制造业最显著的特征是生产效率高。生产数字化,是传统制造业迈向高端的必经之路。而领先的高端制造企业,在改造提升装备水平、科技实力的同时,也正在酝酿组织和人才的数字化能力。   一套工具,解决两方需求 作为华为、苹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台晶电子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公司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将数字化作为公司战略自上而下进行传导,同时自下而上地建设各类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和数据看板、管理应用,从而帮助公司及时地将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20年间,台晶电子逐步建设了ERP、MES、QMS、PMS等系统。2020年,台晶电子希望透过系统、设备中的数据,建设可视、可控、可追溯的智能工厂。然而,在需求收集阶段,台晶电子发现,现有IT工程师的开发能力,难以覆盖业务用户的需求。 为了解决IT开发能力与用户需求的矛盾,让用户有能力自行开发报表,2021年,台晶电子正式导入帆软FineBI。   左手业务管理,右手数据分析 走进台晶电子晶片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每个走廊中悬挂的BI看板。 石英晶片的生产流程长、生产周期久,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长达近一个月。过去,生产部门所有的报表都是靠Excel收集的,数据时效性不高,难以实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例如,用Excel收集入库信息杂乱抓不住重点,有了整体入库数据再想看某个料号最近的入库情况还要重新拉取。 为了在保障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前提下,对核心业务数据开展分析,台晶电子IT部门引入帆软自助分析平台FineBI和数据集成平台FineDataLink—— 将核心业务数据封装为API接口,并增加多种安全认证要求,使得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库安全性得到保障的同时,发挥数据价值,形成数据资产,让业务部门能够通过BI平台开展自助分析,发挥总部数据的支撑作用。 设备部张工成为除了IT以外,首批来自业务部门的开发者。一方面,张工熟悉业务,另一方面,他也有用C#开发图表的经验。 张工说,用C#开发图表需要写很多代码;而使用FineBI之后,他只需要写个SQL语句,把数据拉过来,就可以在FineBI上直接拖拽现成的函数,开发周期得到了大幅降低。 为了解决入库问题,张工结合入库目标用FineBI制作了入库监控看板,通过BI的联动能力,直接在看板上点击联动,就可以轻松了解到每个料号每天以及整体的入库情况。 设备管理看板是张工平时用得最多的一块。在设计时,他按照设备管理业务逻辑将看板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从设备的角度对设备进行概览,第二层是从维修的角度进行控制。 在设备概览层面,看板展示了产线上主要设备的状态、对设备有较大影响的温湿度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在维修控制层面,看板对各站点的设备、维修原因、维修时间进行综合判断,目的是定位出维修的原因是设备问题、操作工问题还是维修的问题,从而得出设备部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点。 这些,都需要数据去统计并定位问题 目前,台晶电子生产车间共挂出了9块这样的看板,涵盖入库、调配、设备、工程四项管理维度,以及切割、频率研磨、成型加工、圆边、腐蚀分类打包等五个站点的看板。除此之外,生产部门还开发了上百块小型看板。 同时,在厂区内保障上述设备正常运行的水、电、气、环保等环境数据也通过FineDatalink实现了监控,当发生异常时,及时在企业微信内通知对应的运维人员,从生产环境上保证了生产的稳定运行。 有了这些看板,台晶电子生产现场的人员更加游刃有余,领班、作业人员都能及时看到生产相关的数据,产品质量也更加可靠。因为过去产线上一旦发生异常,需要有人通知工程师,再等工程师来排查是什么问题,而现在如果有异常产生,系统会直接通过微信推送工单,工程师也可以直接从看板上精准定位问题源头。   把重复工作转为创造长期价值 重复性的数据统计工作会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却没有给企业和员工带去长期的价值。 每个月初月末可能都是财务人的梦魇,总算是月末加班把账都结了,月初又要出经营报告。在台晶电子,这个问题也尤为明显。一份经营报告不仅仅是企业经营的“大数”,而是从经营收入到生产、存货等全链路的数据统计。 过去,这样的一份分析报告前前后后需要财务部门不同人员间花费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 台晶电子财务部章经理认为,比将财务人员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关键的,是让他们能将精力投入到对企业经营有帮助的事情上,也就是在数据报告中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建议。为了让财务们提升人效和工作价值,章经理拉上部门各级主管,带头学习使用FineBI,带动了整个部门员工的学习热情。 她说:“一开始的时候各个部门对FineBI确实有些陌生,好在我们财务部本身对软件还是接触比较多,也确实希望有个工具可以帮忙我们解决一些问题,所以就去试了两节课。试完之后觉得,如果大家能够用起来,确实会对工作有很大的改善,所以就动员部门一起来学习,逐渐把业务中一些比较耗时的工作迁移到FineBI上面。” 经营分析报告中的部分报表迁移到FineBI后,打开报表,就像是打开了一份数据实时更新的PPT。 现在,财务部每月的结账工作一天就可以完成,而且平时加班的次数也大幅减少。台晶电子的管理层在每个月的第一天就能拿到财务报表,他们也习惯了直接登录FineBI去查询公司的经营报告和财务指标的达成情况。而在过去,这份报告要到每月的十号才会出具。 通过营业收入看板,管理者能够直观地看到每个月收入与预算值以及同期值的对比,也能够看到今年累计的完成情况,从而定位一些总体表现不够好的工厂以及对应月份并加以改进。 在应收账款的看板中,台晶电子的财务同事可以基于应收账款的金额和账龄快速去定位需要追款的客户,也能够给予周转率去了解整体当前应收账款的健康度。 在报废分析看板中,可以了解到各个工厂当前的报废率,通过联动可以进一步定位一些异常的报废率是发生在哪些工厂的哪些产品上,具体时间如何,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总经理对厂区的一些异常问题进行全盘的掌握……   激发需求到自助分析的良性循环 企业的数据需求其实一直是被抑制的,我们以为数据分析只是统计几个指标拉几个表格,那仅仅因为之前的数据应用模式限制了我们对数据的想象。 除了经营分析报告,在一些财务部门重点关注的领域,台晶的财务同事也做了很多专项的分析,比如下面的库存分析看板。通过这样一张看板,管理者可以了解到当前各类制品的库存结构与趋势变化,同时也可以结合对应的库龄情况,抓出来需要重点消化的风险库存。 台晶电子财务部的小李认为,数据分析的应用帮助她拓宽了工作价值的边界:“ 以前觉得做财务分析就是统计数据出报表,来来回回就那几个指标,但是当我们真的用FineBI对以前的报表实现自动化之后,反而感受到了更多的需求。 以前觉得做库存的分析,统计出来库存结构周转率就可以,现在我们会考虑去通过数据定位风险库存,下一步我们还希望把这些风险库存和对应部门去挂钩,去闭环这些风险库存的消化。” 随着台晶电子引入FineBI并深入使用,越来越多像章经理、小李、张工这样的数据分析者涌现了出来。 在他们背后,IT人员使用FineDataLink制作好数据采集任务,将原来分散的数据汇总到集团的高性能数仓中,为看板的制作提供支撑。 通过FineDataLink,历史的Excel财务数据,和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固定周期,及时地汇总到数仓,按照设立好的数据清理和加工规则,将高质量的数据提供给财务人员。无需手动上传Excel,也无需每次都人工加工数据,就可以得到最新、最可靠的财务数据,这让财务人员从原来的重复工作中实现解放。 台晶电子认为,数字人才其实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是必然的趋势,而且是必须追赶的趋势。“我们引入FineBI之后,当时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让用户来接受这个产品,而且可以自行开发。”台晶电子IT部门陆经理说,新工具的推广是所有IT部门都会面临的挑战。 从2021年公司引入FineBI开始,IT部门从业务部门小范围开始试点,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培训和比赛的形式逐步推广,培养了一批“数字人才”。 IT部陆经理表示,从目前业务部门使用FineBI的情况来看,各部门、各车间已经学会了重要的一点——用数字说话,他们开会不会再用PPT,而是直接打开BI平台的看板,对着数据进行讨论。 “我相信在未来的 3-5年,整个公司的数字化人才会越来越多,BI的应用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陆经理补充说。
数字化会员超4700万!这家传统零售企业通过数实融合迎来了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
数字化既是实体零售不得不走的转型之路,也是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必经之路。 自从2012年移动互联网带动电商零售实现腾飞,如何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对传统零售行业进行升级重塑,就成为了实体零售商找到新增长点绕不开的一关。但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连锁零售企业天虹用事实证明,在“效率”这件事上,实体零售还有更多事情可以做。 先公布一组数据:天虹目前一年线上GMV大概是57个亿,数字化会员超4700万,线上销售占到全渠道销售比例约为24%。 早在2013年,天虹就将数字化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利用数字化技术,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发展独立APP和小程序。可能大家觉得说天虹业绩不错是因为在这三年里面做了什么,才带来这样的业绩成果。其实不是这三年做了什么,而是在三年之前做了什么。天虹持久扎根的基建和基础动作。首先把会员用数字化整合,然后把商品数字化到线上,把营销数字化到线上,把业态线上化以后,就具备了把危机变成机会的基础。 纵观天虹的答案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学会看数据,用数据,做更贴近人心的数字化,实现更有温度、更智能的服务。 2019年,天虹成立科技子公司深圳市灵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灵智数科”),从服务内部到赋能行业,公开向行业内输出数字化技术、经验和方法, 作为深耕实体数字化的实战专家,团队核心成员兼具零售基因与数字化实战经验, 孵化了旗下两大核心产品为连锁实体门店提供基于“人”的数字化转型工具:智能化客户资产管理平台——灵智·企微助手,智慧用工管理平台——小活儿,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实现“基业长青”。目前已服务包括永旺、屈臣氏、家家悦、华侨城商管等多家零售企业。   一天50%的时间在处理数据,实时发生的问题更需要真实、准确的数据 天虹股份超市事业部与业务发展部高级品类规划经理王琬瑶曾经负责库存管理,如今在业务发展部。这两个部门都涉及了大量的数据分析,过去各模块数据导出再二次加工,平均一天有50%左右的时间都在处理数据,但是各类异常情况的发生却是实时的,数据效率的滞后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1.战略决策链路长:期望通过提供全面的经营指标与数据支撑,优化管控工作。优化业务环节契合度,提高管理决策在实际业务的落地性。 2.问题根因定位慢:通过打通各业务环节上下游系统的匹配、协同关系,可以有效基于上游的供应和库存供应进行准确计划预测,设计归因式的下钻分析路径,高效定位具体业务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置。 3.会员风险管控能力较弱:需要建设风险预警、追踪体系实现会员体系的精准风险管控。 在2021年,天虹启动了与帆软的合作,寻求通过自助式BI工具改善业务人员的数字化工作效率。此次战略合作旨在突破当前面临的难题,双方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期望通过深入的技术融合和知识共享,共同探索并实现业务操作的高效数字化路径,为业务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工作效率提升: 1.关键数据看板化:关键业务对象的数字化,并不断汇聚数据,实现流程数字化,数据实时化,支撑一线业务快速发展 2.实时数据移动化:移动端展现实时数据,助力运营和决策,简化管理,加强一线人员的数据应用能力 3.业务数据自助化:各经营线及业务岗位数据使用人员可根据需要自助进行数据报表的设计使用,快捷助力业务发 4.经营数据智能化:通过数据预警、数据预测、数据分析等,以智能化方式高效反应,节约人效的同时高效经营   顺应消费升级,迭代运营逻辑,围绕痛点出发,提升数据价值链效能 数字化是天虹三大核心战略之一,它不仅独立存在还全面助力体验式和供应链这另两大战略,同时天虹的数字化团队认为唤醒和认知共识是数字化真正落地重要的一部分。由此天虹确定了整体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原则: 业务发展:顺应消费的升级,改变自身的运营模式(内容+方式) 商业模式优化:提升价值链的效能 指向消除:消除消费者痛点、供应商痛点和自身的痛点 天虹股份灵智数科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副总经理张炜表示,通过BI灵活的使用,整个IT部门通过数实融合释放更多的精力去做底层的数据,不断让数据更实时、模型更优化。 正如天虹股份营销中心营销与会员运营部副总监郑丹萍的日常工作,如今通过产品和外部市场的一些数据,以及顾客整体的情况,可以快速做出更有指向性的销售决策。她认为BI就像是一个积木,在类似双11这种节点即时的满足一些业务想要的核心数据与分析结果,即时即刻地赋能他们的经营决策。 1.店员朋友圈数据分析:在这个应用场景中,店长和店员可以通过访问平台获取到终端用户的互动数据,比如点赞和评论。这些数据使得店长能够对店员的社交媒体活动,如朋友圈分享和互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督。此外,应用还特别针对点赞和评论这些互动数据进行了绩效考核,旨在通过这些指标来衡量不同导购和店员的活跃度。这样的系统设计不仅促进了店内员工的积极互动,也为店长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2.关键会员画像:通过支持运营部门收集和分类不同属性会员的基础信息,运用FineReport和FineBI工具,综合统计会员比例,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持。这项分析工作针对天虹及其合作的零售门店客户,是常规需求,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会员生命周期、会员价值和会员结构等方面,为运营决策提供全面的视角和依据。 3.单品销售数据看板:区域总经理和门店店长利用平台从商品品类角度分析销售指标,为产品运营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以便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这种分析特别针对零售门店环境,其中单品销售看板因其高访问量而显得尤为重要。通过FineReport工具,我们能够详细展示单个商品的销售额、顾客量和客单价,并通过时间对比来进行深入的销售趋势分析。 4.移动端物流中心日报:为解决门店零售客户面临的供应多样化问题,天虹利用平台抽取数据,设计物流中心日报系统。该系统每日定时向门店店长推送日报,及时通报门店的缺货、要货和发货情况。帮助店长准确掌握库存状态,有效减少库存积压或不足问题,确保门店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此外,在这个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天虹科技子公司灵智数科与帆软的紧密合作为客户如深铁商业等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从灵智的购百SaaS产品如小程序商城、会员体系,到帆软高效的数据报表和看板服务,每一步都体现了对企业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的深刻理解。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优化了业务流程,提升了决策质量,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个性化和便捷的购物体验。   正如天虹股份助理总经理、灵智数科总经理徐灵娜所说:“对于我们实体零售来讲最重要的是:握在自己手里的顾客才是最好的顾客,同时最有价值的顾客也不是一生一次,一定是一生一世,能不断回头的顾客才能帮助企业带来最大的价值。”  
从2h降至5min,帆软产品组合助力宁德新能源生产管理提效,真正实现数字化全员参与!
手机、电脑、平板、智能手表、无人机…… 这些我们日常使用的消费电子产品中的电池,可能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TL)。宁德新能源是世界最大的聚合物锂电池供应商,技术、服务、产能均处于全球尖端水平。 锂电池行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形态,迭代速度快,品质管控要求严,上下游合作紧密。因此对于数字化的要求,就是要在研发上能够快速支撑,生产上实现精密控制,供应链上能够做到敏捷反应。 通过多年的信息系统建设,ATL将原先专业化的零散核心系统进行集成与整合,实现了业务的横向全链路贯通,这是公司数字化建设的1.0阶段。而在夯实了坚实的平台基础后,如何让数字化的力量渗透到各个层级的团队,实现全员参与,进一步挖掘数据的深层价值,成为2.0阶段的重要课题。 “我们提炼出了公司的数据资产地图,但是非专业人员是没法使用的,他们看不懂。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于FineBI这样的工具,让数据真正被可视、可管理、可使用,从技术走向业务。用户能够自助地去分析数据。”宁德新能源首席信息官(CIO) 梅灯银 这样介绍道,“我们与帆软合作很多年,最早是FineBI,然后是FineReport,最近又在合作FDL。帆软产品易学易会的特点,正是我们非常需要的。”   提升效率,向加班说“不” 公司的财务合并报表,最初是使用的国外某款产品,经过十余年的时间,它已经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 “它做的合并报表,全部是靠IT人员写代码堆出来的,是hardcode,只要有任何变动,就需要开发人员去修改,是个高度运维的工作,非常痛苦。”宁德新能源数字化开发负责人 乐志清 感叹道。 于是最近几个月,ATL将合并报表迁移到FineReport上面进行展示,后台数据调度则采用FDL产品,开发了30多张报表应用。过去财务团队月底30号或者1号出报表,整个部门可能三分之一的人需要加班,现在在FineReport上自动就全部生成了;以前报表数据出来后还需要一个个复制粘贴到PPT,如今也可以全部自动生成,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以前很多业务团队找IT开发报表,但IT资源有限,就需要排队、排优先级,消耗了大量时间成本。如今,IT部门将数据集市处理好,用FDL分门别类“上架”,呈现给前端的用户,业务用户自己就可以通过FineBI工具查到所需的数据,自己就能制作报表,不需要等待IT部门的排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IT部门将公司的指标做成一个个组件放到FineBI中,其余部门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拖取组件进行报表制作,避免了因为指标定义不统一、不规范,导致各部门数据“各说各话”的现象。   肉眼看不到的问题,数据看得到 “我们一个工程师维护保养的设备起码有20多个,而一个设备上面小的零部件,像气缸、传感器这些,也有五六百个。过去管辖的区域的设备硬件有没有劣化损坏,很难提前预测,只有等到设备开不起来了,事后紧急去修复好。”设备制造数字化精益工程师 陈芹芹 这样说道。 如今,这一问题已经不再困扰他们。通过BI工具将设备的状态数据采集后进行呈现,每一个零部件的运转情况一目了然。例如某个电磁阀,从A位置吸住后放到B位置,整个动作只需要50毫秒,有劣化趋势时就可能变成100毫秒,设备节拍慢下来,从而导致产量也下滑。通过BI看板监控到数据异常,就能够及时通知工程师进行更换。 “50毫秒真的是特别快,肉眼是观察不到的,只有通过BI报表的数字化平台才能监控到。我们现场设备的节拍也有提升,提升了5个百分点。”陈芹芹感叹道。 目前,ME(Manufacturing Engineer)部门2000多人,每个人都有一个定制化的工作台,能够看到所有的业务模块和自己所负责区域设备的情况,如果有预警,就会在工作台上出现角标提醒,这些也都是通过BI搭建出来的。   从车间管理到基层一线,数据赋能无处不在 生产制造大数据赋能技术专家 曾瑞杭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场景—— 在公司的智能制造特区,有一块数字化看板显得格外瞩目,这是用FineReport搭建的“winwin会议看板”。每天运营车间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数据,第二天早上开会回顾前一天指标情况,快速锁定问题关键点,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例如,在指标中发现466590这个品种产生了批量的不良缺陷,通过BI的数据联动功能,就能快速锁定到这个品种,往回追溯,发现前一道工序的设备在生产中有个二级过滤滤芯数据有异常。通过现场设备拆解,发现确实有所损坏。 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是立即更换这个产品,另一方面针对这个设备制定对应的跟进措施,识别其使用寿命,通过BI的自动推送预警,提前发现不良硬件的损坏可能,事前干预,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我们的流水线很长,每道工序都有可能产生坏品,然后基本在最后一道工序才被检查出来,以前要追溯问题到底发生在哪个机台,非常繁琐。”生产制造数字化精益工程师 胡颖聪 说道,“因为数据是割裂的,需要将电芯的ID收集起来,逐一去MES系统查询电芯经历了怎样的生产过程,在哪个机台问题出现了集中的问题。每个车间有4个女孩子需要每天做这个事情,每次耗时接近2小时,然后不断重复去做。” 去年,公司用BI做了外观缺陷AVI自动化排查的小工具,只需要在手机端轻轻点几下,就可以完成原先的所有工作。原先的4个人,可以缩减成1个人,需要两个小时循环做的事情,现在只需5分钟,剩下的人可以去做更多有价值的工作。 从经营管理层,到基层一线员工,以BI为代表的数字化工具不断为公司组织赋能,让工作变得更加简洁和高效。目前,车间的无纸化率已经基本达到了95%以上。   处理大数据量,更需要一把“好刀” 电池的生产数据量非常庞大且复杂,一颗电芯的制造过程中,需要采集的参数高达数百个,仅仅一个工序就会产生百余条记录,数据量非常大。 更为复杂的是,前后工序的物料形态各异,从公斤级的原料到片、个、捆等组装形态,数据口径和格式的转换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些只是冰山一角,除了电池研发,供应链、制造、财务等领域的数据同样庞大。存量数据已达930TB之巨,且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每年新增数据量高达300TB。 为了从繁多的数据迅速捞出有价值的信息,ATL建立了大数据平台,旨在整合数据的逻辑关系,让数据为自己所用。以往的数据开发工具技术门槛高、开发量大,每个调度任务都需要编写繁琐的代码。为了解决这一痛点,ATL引入了FDL,它让IT人员能够可视化地进行数据开发操作,大大提升了便捷性。业务人员也能通过FDL查看后台数据处理逻辑,从而更好地制作可视化组件。 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更新主要依赖于定时任务,当业务系统数据上传延迟或需要实时数据时,业务人员往往需要找到IT人员手动触发任务更新。这种重复且价值不明显的工作现在已成为过去。通过FDL与BI的集成能力,用户只需在BI页面上点击更新按钮,即可触发FDL数据调度任务更新,轻松获取最新数据,为业务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业务海量的数据也通过FDL的多节点集群,以高并发、多线程的处理方式,从业务系统同步至分布式数据存储Greenplum中,并通过FDL进行调度处理,保证了数据同步和处理的效率。 “各种仪表、个人组件所呈现的数据背后,都有着FDL的默默支撑。就像一辆辆汽车需要高速公路来驰骋,FineDataLink就是那条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有了它,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呈现各种可视化组件,实现数据的畅通无阻。”宁德新能源数字化开发负责人 乐志清 说道。 目前,ATL已在FDL上建设了1400多个数据调度任务,并计划在未来短期内增加到3000+,覆盖公司内部采购、财务、供应链、生产等八大业务系统,所有数据都将通过FineDataLink实现采集和调度。   人才培训,让全员都能参与数字化 丽萍是公司数据建模工程师,入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推广BI,与BI结下了不解之缘。 “赋能用户最重要的是帮业务部门减轻工作量,帮他们把工作上的报告转化成BI报表,用户慢慢觉得这款产品很方便,那一整个部门就逐渐做起来了,然后再逐步推广到其他部门。” 目前,ATL有30几个一级部门,基本上每个部门都有覆盖,BI的访问量近三个月达到48万,用户创建的报表有7000多张。为了让数字化的产品和理念深入人心,公司也组织了多场产品培训,培训完之后还会布置作业,进行“实战演练”。通过组织竞赛,提升用户的参与积极度,评选一、二、三等奖,赠予礼品和证书,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双重鼓励。 “有个用户很厉害,获得了我们的专家荣誉,他就很有成就感和责任感,然后就会带动整个团队,整个部门的人一起参与数字化,一传十、十传百,慢慢推广起来。” 公司还举办了数字化人才的认证,FineBI是初级的应用。通过了该项认证,员工在在年终奖和晋升方面都会有所裨益,丽萍因为在BI应用方面的突出贡献,在当年年度绩效也被评为A级,成为了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今,随着公司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进一步升级,数据从技术走向业务,从宏观走向微观,宁德新能源正在激活制造业全链路中的每一个要素,让数据产生更多的价值!
通威股份:以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行业锻造新质生产力
光伏产品作为中国“新三样”之一持续畅销海外,光伏产业成为中国又一张亮丽名片。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运用数智化技术将成为我国光伏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重要助力。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股份)以“支撑战略转型、引领业务变革、推动管理创新”为使命,构建数字通威、智慧通威,助力行业锻造新质生产力,催生发展新动能。 瞄准综合成本优化 实现全链条数字化赋能 通威股份是全球水产饲料和光伏制造龙头企业,2023年实现营收1391亿元。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通威股份2023年品牌价值突破2000亿元,是光伏行业内的翘楚。 作为一家深耕绿色农业、绿色能源的大型跨国公司,通威股份在多个应用场景中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驱动企业运营模式转型,打造质量、成本、效率方面的竞争优势。 图为通威新能源“渔光一体”光伏电站 “卓越运营是通威股份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通威股份信息总监周勇表示,在同等品质下实现成本更优,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取得更大发展,而数字化转型对实现满产满销、最大化降低成本至关重要。为此,通威股份对企业管理、生产、营销等进行全链条数字化赋能。 在经营管理方面,通威股份建设管理驾驶舱,实时自动采集多维度数据,进行多角度归因分析,支撑高效智能管理经营决策。以运营驾驶舱为例,将指标监控与数据全链分析紧密结合,构建异常感知、分析、处理、报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驾驶舱界面上,所有经营异常指标均系统化记录生成待办任务,并通过不同颜色对任务进行分类展示——正常完成、逾期未完成、逾期完成等;预警的同时,在线流程反馈给对应责任人,督办改进;责任人处理后回传处理状态、处理结果,最终完成运营管理执行闭环。所有经营异常问题均责任到人,结合流程,提升了异常问题的改善效率,总部领导通过在线看板就能及时看到每个公司改善进度的效率对比。 通威股份还基于FineReport构建了一套包括财务、市场、人资、生产、农牧五大板块的体系化会议驾驶舱,数据收集、整合、合并的过程全在中台实现自动化,解放人力的同时,提升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指标的战略-管理-业务的三级分解,可分别在一级驾驶舱、二级驾驶舱、三级明细页面上查看到所有数据,便于对一级异常指标的溯源分析。 “帆软是国内数据应用领先厂商,那么目前我们采用到帆软的平台和工具,为我们的各级管理者提供数字化的数据产品和服务。帆软优秀的用户UI界面及可视化工具,便捷的用户体验,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和帮助。”通威股份信息总监周勇说道。 而在生产环节,通威股份通过自动化设备、AI自适应算法等,实现全线上规范化库存管理、多系统数据集成实时联动;在营销环节,通过建立全生命周期数据为支撑的营销过程管理体系、建设与多个系统集成的营销过程管理平台、上线电子名片等,有效支撑营销业务。 通过数字转型赋能,永祥股份自动生产线数据准确率100%,提高业务处理效率85%,自动化立体仓库使得效率提升200%。通威太阳能的太阳能电池片产线单线产能提高45%,整体用工减少62%,能源消耗降低30%、生产效率提升161%......一串串数字成为通威股份数字化转型成果的生动缩影。 周勇表示,通威股份将构建数字通威、智慧通威,实现综合成本最低、用户效益最大化,打造效率领先、持续增值的产业链。     聚焦企业发展难点 破解数字化转型挑战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复杂多样的经营主体与业务的迅猛发展给通威股份带来巨大挑战。 一方面,通威股份是光伏+农牧双主业发展,有永祥股份、通威太阳能、通威太阳能科技、通威新能源、通威农发、通威食品六大经营主体,各经营主体数字化建设路径不一,规划目标不尽相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数字化转型进程和效果。另一方面,公司业务迅猛发展,对数字化转型的响应速度、业务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图为通威太阳能科技盐城基地智能制造生产线 面对经营主体差异,通威股份首先在制度上统一规范管理。一是梳理建立数据规范,制定公司第一份数据治理制度,新增300多项数据标准,有效解决业务数据漏报、错报问题。二是统一梳理和制定了公司未来三年数字化转型路径及蓝图,统一技术标准、技术平台和应用系统,为后续股份公司整体业务管理规范及标注打好基础。其次,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实现IT治理的分层运营。财务、办公等公共系统由总部统筹统建,生产制造、市场运营等数字化系统则由下属经营主体负责。 为了支撑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通威股份一是在系统建设上采用成熟产品采购与个性化应用开发相结合的策略,迅速形成数字化能力。如通过与帆软软件有限公司合作,通威股份仅用1个月就构建出覆盖全产业链、共计187张主题分析报表的管理驾驶舱。二是扭转以往根据需求迭代产品的思维,主动以用户视角优化、调整产品,先业务部门一步,主动更新迭代系统。三是按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等不同业务分类组建技术团队,解决技术与业务融合的难题,提升长期对业务体系的研究支撑能力。   规划数字通威蓝图 构建数智管理新模式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马拉松”,业务发展势必对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出新要求。谈及未来数字化建设规划,周勇表示,通威股份信息部将继续围绕“全业务在线、数据驱动管理、标准化运营”三大核心目标展开工作,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数字化平台。 图为通威股份旗下永祥新能源中控室 通威股份正以新一代技术架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支撑公司规模倍增、产业协同、全球运营,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一是“一朵云”全端覆盖。实现架构、生态、功能、体验等四方面的统一。基于新一代基础架构完成通威云整体规划,为全公司提供统一管理、高可靠、高可用、按需使用且能数据共享的计算存储资源,为用户提供标准的公共云计算服务。 二是“一张网”全球互联。实现标准统一、可靠高效的运营。组建安全高效的全球网络,重要板块使用专线+互联网线路,实现优先级流量调度。 三是“一中心”全数驱动。形成“数据驱动、智能运营”的新型管理模式。打造通威智能大脑,构建实时监控、科学决策、联动指挥、自动运营四大能力。 四是“一系统”全域赋能。覆盖财务、人力、办公及各业务域多个体系,实现各板块系统全面统一,实现产业链一个标准、一个平台。 五是“一专项”全球领先。以打造灯塔工厂为契机,搭建“通威标准精益智能管理体系”,推进公司先进制造体系、精益制造体系的转型升级。
“纸账本”变成“云账本”,工效提升40%!大庆油田物资公司探索数智转型新实践
如果用石油画一座城市,那勾勒出的一定是大庆的轮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庆油田的开采建设,一举打破以往依赖“洋油”的局面,实现了石油的基本自给,甩掉了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有力推动我国工业发展。 “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曾经,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工人,在冰雪荒原上风餐露宿,需要靠“人拉肩扛”运送设备。如今,随着建设条件不断改善,数字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大庆油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我们走进的是大庆油田物资公司,作为油田的“大管家”,物资公司主要负责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集中采购、仓储和供应服务,可以说大到机电设备,小到一块材料,都需要物资公司保管好、供应好。   数字化,让“活账本”升级成“云账本” “取一下25号货位上的292型号的器材。” 1977年的大庆油田萨尔图仓库里,一位青年保管员听到了要求,于是用眼罩蒙上眼睛,闲庭信步般走过一个个货料架,径直在第25号货位处停下,摸出了对应型号轴承,获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庆油田第一代“活账本”齐莉莉。 “蒙眼摸料”这项绝活,是在当时频繁停电的状况下,为保证夜间能够准确及时发料,齐莉莉在无数个黑夜中,一个人在库房磕磕碰碰练就的。除此之外,她不看账本就能对所管器材中的520多项、7万多种器材的名称、规格、单价、库存等10个数据对答如流。 时光流转,如今“活账本”已经传到了第四代,而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以前的纸质手工账本也变成了“云账本”,不再需要将所有数据统统记在脑子里。通过建立智能仓储一体化运行平台,用户可以在线上自主开料并预约提料,车辆出入库时自动计量,通过摄像头扫描自动生成出门证……仓库的整个物资收发过程实现移动端处理,在平板上一点一划,所有物资情况一目了然。 原先萨尔图仓库的接待大厅每天都挤满了大量的业务人员,排队办理领取物资手续,如今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实现在系统里完成;原先分公司需要人工统计填写日报、周报、月报等,现在均由系统自动生成,提高了数据准确性和报表及时率。 “在智能仓储上,我们彻底消除了34种手工账,节省人力30%,工作效率提升了40%。”大庆油田物资公司经理 赵黎明 介绍道。   数字化,让物资采购更加智能 物资采购是公司业务的主体,如何通过数字化为企业降本增效是重要课题之一。通过连续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公司运行效率有了显著提升,不过各业务环节的数据较为分散,缺少统一的数据平台进行全流程、多维度的数据联动分析,因此物资公司选择与帆软合作,建立物资采购大数据分析平台。 物资公司开发的供应链绩效管控体系模型,通过集成12个数据源、56个数据接口,1.6亿条数据,实现数据化分析、招标方案智能化评审、全业务流程智能化管控;物资制造商综合能力分析模型,则采集了1860家制造商,从72个维度进行精准画像,实施分类管理,提高了对供应商资质、规模、实力等资料的鉴定甄别能力。 物资采购大数据平台基于大数据,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数据进行全面、深度分析,从而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机会,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平台可以对物资价格设定阈值,一旦触发阈值即会预警,提醒规避采购风险,提高价格管控能力;通过价格监控跟踪分析,预判价格变化趋势,帮助合理制定大宗物资采购策略。 而“采购结果到期预警”功能,则可以对临近到期的招标结果进行智能预警,在30天内即将到期的显示红色预警,在30-90天内即将到期的显示黄色预警。预警信息会同步推送给相应采购单位和具体负责的业务人员。   数字化,让监管更加简单 “嘟——” “你好,赵主任!” “你好,刘队。你那边今天的生产任务是什么?” “我现在正在12料场装管材,一共140吨。” “你把摄像头调转一下,我看下现场情况……” 这段对话发生在萨尔图仓库的办公室和露天料场之间,室内的赵主任通过电脑点击仓库地图上的通话按钮,即可视频连线在外作业的刘队长,了解现场情况。如今,通过库区智能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查看所有库区的生产调度情况,遇到特殊情况可以迅速处理解决,极大提高仓储管理效率。 2023年,大庆油田物资公司数字运营中心投入运营,开发的数字化生产经营平台,通过建设27个指标管控模块、800余个指标管控点,构建起贯穿物资供应链、生产经营链全过程的“网格化+数字化+大数据”的数智物资新模式。 这一平台不止包含上文提到的智能仓储、智能采购,还包括智能管理、智能党建等内容,通过实现全场景的数字应用展示、多维度的智能监管预警,推动业务数据充分共享、管理数据融合统一,真正让数据融入物资公司的生产经营全过程! 大庆,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当拼搏奋斗的大庆精神依旧闪耀,当传统的石油工业与新兴的数字技术紧密结合,这片广袤的黑土地必将再度迸发出强劲且持续的力量!
个人成就
内容被浏览8,253
加入社区186天
返回顶部